识别高危孕妇 断绝乙肝母婴传播
作者: 时间:2020-08-06【 Y蹭生活】225人已围观








在香港,乙型肝炎感染九成来自母婴传播。虽然自1988年开始,香港政府已为本地新生婴儿注射疫苗,降低逾九成的母婴传播,但仍有1%至4%婴儿受到感染。
香港大学妇产科研究发现,婴儿感染风险与妈妈乙肝病毒指数(HBV DNA)有密切关係;如果为指数高的孕妇处方肝炎药物,可将传播风险降至近乎零。政府计划明年起,为怀孕的乙肝携带者检测乙肝病毒指数。
乙型肝炎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炎。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5年约有2.57亿人感染,有88.7万人因而死亡,20%至30%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携带者)会出现肝硬化、肝癌。世卫目标是到2030年,将乙肝发病率按2015年基数降低九成,死亡率则降低六成半。
本港乙肝感染九成母婴传播香港大学妇产科临牀助理教授张嘉宏表示,乙肝病毒会通过怀孕分娩、性接触、共用针头、接触感染者血液或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当中感染风险最大是分娩前或分娩期间的母婴传播,称为垂直传播;如妈妈属乙肝携带者,新生儿又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高达90%受感染之新生儿最终成为慢性乙肝携带者。
「中断母婴传播链,最有效降低乙肝感染数字。」张嘉宏指出,现时孕妇在产检时必须接受乙肝检测,每100名孕妇中约有5人是乙肝携带者。政府亦为本地新生婴儿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整个接种计划共有3剂疫苗,分别在出生时、出生后1个月和6个月接种。如果母亲是乙肝携带者,新生儿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外,亦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孕妇病毒指数高婴儿感染风险大增张嘉宏指出,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以大大降低垂直传播导致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但并非百分百保护。一般而言,接受免疫接种后的婴儿,感染乙型肝炎风险约为1%至4%。
张嘉宏于2014至2016年在香港5间公立医院作研究,报告刊于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期刊,发现如果孕妇体内乙肝病毒指数高,婴儿感染风险大大增加。研究数据来自641名女性和654名婴儿(13对双胞胎),所有婴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均接受了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完成整个乙肝疫苗接种计划。然而,仍有1.1%婴儿成为乙肝携带者,而这些婴儿的母亲的乙肝病毒指数全部高于17,000,000 IU/mL。结果又发现,若孕妇病毒指数低于171,821 IU/mL,婴儿感染率为0%。由此可见,乙型肝炎病毒指数高的孕妇,其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较高。
怀孕28周起服药传播率可降至0%乙肝携带者或患有慢性乙肝的孕妇,如何降低下一代患病的风险?根据欧美的指引,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检验乙肝病毒指数。张嘉宏引述2016年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探讨孕妇服食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对预防乙肝病毒在母婴传播的成效。结果显示,在第28周乙肝病毒指数超过200,000 IU/mL的孕妇,在没有服食抗病毒药下,约有7%婴儿受感染;相反服食替诺福韦后,乙肝病毒传播率明显较低,甚至降至零。
张嘉宏表示,本港公立医院目前没有硬性规定孕妇检验乙肝病毒指数,「玛丽医院现时与香港大学合作,为怀孕的乙肝携带者检查乙肝病毒指数。若发现指数高,会转介肝科跟进,考虑是否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政府计划为乙肝携带孕妇验指数目前有3种抗乙肝病毒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Lamivudine)和替比夫定(Telbivudine),当中替诺福韦已证实对孕妇安全,不会引致畸胎。建议在怀孕第28至30周开始服食抗病毒药物,直至产后大约4星期,以降低病毒指数,减低婴儿从母体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张嘉宏又提到,政府有计划为全港怀孕的乙肝携带者,在怀孕早期安排乙肝病毒指数检测,如检出母体乙肝病毒指数大于国际医学权威建议的临界值200,000 IU/mL,会和孕妇商讨是否由28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
文:李祖怡统筹:郑宝华编辑:梁小玲电邮: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 知多啲:产后定期覆诊监测肝脏
上一篇:识别这些心脏病猝发信号
下一篇:识多一点点:手机电池防爆小贴士